【趨勢研報】大盤探底回升,技術形態空轉多
日線上,MACD指標處于綠柱縮短,KDJ指標掉頭向上,這些指標提示后市日線上將繼續反彈。但盤中個股走勢分化嚴重,尤其是近期大盤走弱以來表現優異的股票近期補跌嚴重。短期股指走勢仍將震蕩上揚,需要成交量能夠有效放大才會走的更加長遠。操作上還是要控制下倉位。今日帶來分享如下:
1、捷足先登創佳績,行業平價進行時
2、聚焦非住宅優質賽道,資本賦能揚帆起航
3、股權激勵覆蓋廣,解鎖條件要求高
4、長三角建工龍頭,一體化助力業績釋放
一、捷足先登創佳績,行業平價進行時
捷佳偉創(300724)
電池片設備:行業正處“PERC”向“異質結”過渡。復盤光伏技術迭代,基本完成了兩輪五年的行業革命,包括硅片環節的金剛線切割產業化、電池片PERC化兩輪技術浪潮,其本質則是完成了“單晶”替代“多晶”的產業鏈轉移,其核心為“減少資產投資,提高轉換效率,降低生產成本”以達到行業降低光伏度電成本的目標。即“提效降本”永遠為光伏行業主旋律,其中設備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當前,行業正處在PERC后時代,隨著PERC+及HJT(異質結)電池產業化此起彼伏,我們預計新一輪倚靠設備商的“軍備競賽”終將到來。
十年一劍,公司電池片環節設備全球領先。PERC較傳統電池主要添加的工藝設備為PECVD,公司的核心產品為PECVD設備和擴散爐,產線配套能力行業領先。同時,作為全球電池片設備商龍頭,公司TOPCon等PERC+設備及異質結設備研發領先行業且儲備充足,持續卡位新一輪技術革命
公司在手訂單充足,支撐業績高速增長。截止到2019年Q3,公司預收款項18.42億元,根據公司訂單確認“3331”確認規則預計,公司目前在手訂單上限是61.40億元,在手訂單下限為30.70億元,而公司發出商品32.46億元,對應30.67發出未確認訂單(以2019年中報發出未確認商品占存貨的比例計算),即公司截止到2019年Q3,公司或仍有34.76億在手未執行訂單,公司在手訂單飽滿,并將持續支撐公司業績。
二、聚焦非住宅優質賽道,資本賦能揚帆起航
新大正(002968)
經營情況: 錯位布局非住宅業態,受益后勤社會化,打造非住宅物管巨頭。2015-18 年,公司簽約面積、計費面積 CAGR 分別達 18.3%、 17.1%。截至 19H1末,簽約面積、計費面積分別為 6,771、5,838 萬方,分別較 18 年末+8.0%、+8.8%。公司作為獨立第三方物管公司,戰略聚焦非住宅業態,在學校、航空、政府機關等門檻較高的物業細分領域占據市場領先地位,其規模擴張相對較穩定。服務區域由重慶擴大至全國,隨著我國后勤社會化的推進,公司非住宅業務將進一步擴張。
財務狀況: 14-18CAGR 業績 29%,利潤率保持近 10%,非住宅占比提升。2018 年,公司營收 8.9 億元,同比+15.4%;歸母凈利潤 0.9 億元,同比+24.7%。2014-18 年,營收、歸母凈利潤 CAGR 分別達 23.1%、 29.4%。 作為獨立第三方物管公司,公司沒有開發商背景,依靠優質服務實現較高凈利率水平,并非住宅業態由于較強重定價能力,長期來看毛利率較住宅業態將更為穩定。
估值情況:預計 19 年業績+22%,合理 PE30-35 倍,對應市值 32-38 億元。綜合考慮上市后資本賦能、非住宅空間釋放、利潤率穩定,預計公司 19/20 年業績同比+22%/+23%。后勤社會化推動非住宅業態物管空間逐步打開,及后續業態重定義、增值服務提升帶來的二次空間??紤]公司聚焦非住宅業態優質賽道、 A 股物管公司稀缺性,給予公司 2019 年合理 PE 區間 30-35 倍,對應目標市值區間 32-38 億元。
三、股權激勵覆蓋廣,解鎖條件要求高
密爾克衛(603713)
限制性股票激勵員工,彰顯管理層經營信心。公司2019年12月2日晚發布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公告,擬以18.41元/股的價格向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288.00萬股,其中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232.50萬股,預留55.50萬股。此次股權激勵覆蓋面廣,包括公司董事、中高級管理人員、核心技術和骨干人員等52人。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有助于吸引和留住核心管理人員、核心技術/業務人員,有效地將股東、公司和核心團隊三方利益結合在一起。
股權激勵覆蓋廣,解鎖條件要求高。本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為18.41元/股,擬授予的288.00萬股股票占計劃草案公布日公司總股本的1.89%,首次授予的232.50萬股占總股本的1.52%,占此次激勵股份的80.73%。首次授予的和預留的限制性股票在授予日起滿12個月后分四期(每期25%)和三期(解除比例30%、30%和40%)解除限售,解鎖條件均以2018年凈利潤為基數,分別為2019-2022年凈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于33.00%、70.24%、114.50%、170.27%和2020-
2022年凈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于70.24%、114.50%、170.27%。股權激勵。解鎖條件2019-2022年復合增速28%,考核指標具有一定挑戰性。2020年攤銷成本占2018年凈利潤的16.43%首次授予的權益費用總額為4340.78萬元,2019-2023年5年攤銷。2019-2023年分別攤銷188.40、2170.39、1130.41、602.89、248.69萬元,攤銷分別占2018年凈利潤1.32億元的1.43%、16.43%、8.56%、4.57%和1.88%。
四、長三角建工龍頭,一體化助力業績釋放
上海建工(600170)
上海建工背靠國資委, 參與上海市 50%以上市重大工程,是長三角區域龍頭建筑企業, 擁有高品牌美譽度:公司涉及建筑施工、設計咨詢、房產開發、城市建設投資、 建筑工業等多方面綜合業務, 形成完整產業鏈,在各業務上均擁有一系列行業最高資質, 形成全方位競爭優勢, 歷年來完成多項高難度重大工程,建立高品牌美譽度, 被授予“中國建筑業行業標桿”等稱號, 位列上海市建筑施工企業綜合實力排名首位。
基建施工、 基建投資、 設計咨詢業務方面,長三角一體化將提升業務增長空間。2019 年《交通強國建設綱要》 發布,指出 2020 年到 2035 年期間我國將基本建成交通強國,設定了“三張交通網”戰略,即發達的快速網、完善的干線網、以及廣泛的基礎網,以及“兩個交通圈”,即“全國123 出行交通圈”和“全球 123 快貨物流圈”,未來基建補短板速度有望持續加快。 長三角一體化的首要任務是共建互聯互通綜合交通體系,故而未來將全面推進長三角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。 對標日本東京灣軌交線路密度, 預計未來軌交里程有望達到 5526 公里,未來 10 年復合增速有望達到 15.88%。
投資建議:鑒于長三角一體化加快房建、基建發展,及人口集聚效應提升房地產需求, 長三角一體化將帶動公司全產業鏈協同發展, 上海建工作為長三角地區龍頭建筑企業,未來省內外訂單及收入有望高速增長, 根據模型測算,公司收入及毛利率有望提升,預計 2019-2021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35.30 億元、41.78 億元、48.10 億元, EPS 分別為 0.40、0.47元、0.54 元,對應 PE 為8.68 倍、7.33 倍、6.37 倍,給予“強烈推薦”評級。
本文來源:責任編輯:Cloud

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網站立場無關。如若轉載,請 戳這里 聯系我們!
本網站轉載信息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投資有風險,入市須謹慎!
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郵箱:info@qbjrxs.com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