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ub id="fqkuy"></sub>
      <var id="fqkuy"><output id="fqkuy"></output></var><var id="fqkuy"><strike id="fqkuy"><form id="fqkuy"></form></strike></var>

          <delect id="fqkuy"><em id="fqkuy"><address id="fqkuy"></address></em></delect>

              <sub id="fqkuy"><strong id="fqkuy"></strong></sub>
                1. <acronym id="fqkuy"><ruby id="fqkuy"><dfn id="fqkuy"></dfn></ruby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    <sub id="fqkuy"></sub>

                    加載中 ...
                    首頁 > 股票 > 研報 > 正文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華泰策略張馨元團隊】臺韓啟示錄:A股入摩第二程展望

                    中國財經界·www.hkqhgt.com 2019-12-21 16:38:33本文提供方:網友投稿原文來源:

          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19年12月1日研究員:張馨元 S0570517080005核心觀點A股入摩第二程:“可投資性”決定納入節奏,把握外資偏好兩條主線我們認為A股納入因子再度提升或需2-4年,“可投資性

          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19年12月1日

                    研究員:張馨元 S0570517080005

                    核心觀點

                    A股入摩第二程:“可投資性”決定納入節奏,把握外資偏好兩條主線

                    我們認為A股納入因子再度提升或需2-4年,“可投資性”改善進度是關鍵變量;從主被動資金構成、外資持股占比、外資配置A股的短中長期邏輯三個視角來看,入摩進程暫緩無礙外資進場,外資凈流入中樞將穩步抬升,外資持股占比或加速提升;從臺韓外資行業配置變遷來看,外資偏好外在切換,但內涵穩定,外資未來布局A股是繼續向“白馬”集中籌碼還是往低配板塊輪動,取決于“白馬”龍頭能否“恒強”,低配板塊龍頭能否“崛起”。把握兩條主線:1)龍頭整合力高、盈利能力強、國際競爭力強的競爭性產業,2)盈利能力強的國企主導型寡頭/壟斷產業,以不變應萬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A股入摩第二程或需2-4年:可投資性是關鍵變量,中美關系是短期擾動

                    臺韓從首度納入至納入因子大幅度提升均歷時4年左右,是否意味著A股入摩第二程亦需4年左右時間?我們認為未必,A股入摩第二程沒有絕對的時間尺度,“可投資性”改善的進度是入摩節奏的關鍵變量,“可投資性”要素的核心在于“四大痛點”+外資持股比例上限,難點在于對沖工具的獲取和綜合有效賬戶機制的建立。中美關系或構成短期擾動因素。綜合來看,A股入摩第二程或需2-4年,2021-2023年左右MSCI有望將A股納入因子提升至50%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配置缺口和風險分散價值是長期“軸”,三個因素決定短中期幅度與節奏

                    1)從資金構成看,當前追蹤MSCI指數A股成分的資金中,主動資金占比超過80%,入摩進程暫緩對外資整體流入規模影響有限;2)從外資持股占比曲線來看,類比臺韓,當前A股處于外資持股占比曲線“S”型第二段,外資持股占比提升速度處于擴張空間;3)從短中長期外資配置A股的邏輯來看,配置缺口+風險分散價值是外資增持A股長期的“軸”,外資資金流中樞有望穩步抬升;三大驅動因素——全球風險偏好、A股性價比、相對基本面決定外資資金流在短中期內偏離中樞的幅度與節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臺韓外資配置變遷史——外資偏好外在切換,但內涵穩定

                    1999-2008中國臺灣外資持股占比高速提升階段,外資重點布局組合由“汽車-電子-塑膠”演變為“電子-通信-水泥”,1999-2004韓國外資持股占比高速提升階段,外資重點布局組合由“IT-公用事業-原材料”轉變為“汽車-IT-通信/煙草”。臺韓案例表明,外資偏好的行業在不同階段可能存在切換,但外資偏好的內涵沒有發生變化,外資重點布局的方向呈現穩定的二元性:1)龍頭整合力高、龍頭盈利能力強、國際競爭力強的競爭性產業,2)盈利能力強的國企主導型寡頭/壟斷產業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未來外資流入呈現“白馬恒強”or“風格收斂”?切勿“刻舟求劍”

                    從當前A股外資持股占比較高的行業和個股來看,外資整體配置風格與臺韓在世紀初的情況類似。外資未來重點布局的方向到底是延續家電、食飲等白馬風格,還是向當前低配板塊輪動,根本上取決于1)競爭性產業中,誰能繼續整合國內市場、提升盈利能力、擴大國際競爭力,2)國企主導型壟斷/寡頭產業,能否在本輪供給側國企混改中提升經營效率、將壟斷優勢“變現”為盈利能力。把握這兩條主線,尋找未來外資重點布局的A股資產,以不變應萬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風險提示:A股資本市場改革進度不及預期,中美關系超預期惡化,全球風險偏好大幅惡化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來源:責任編輯:Cloud

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網站立場無關。如若轉載,請 戳這里 聯系我們!

                    本網站轉載信息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投資有風險,入市須謹慎!

                   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郵箱:info@qbjrxs.com!

                    亚洲无码人妻丝袜
                      <sub id="fqkuy"></sub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var id="fqkuy"><output id="fqkuy"></output></var><var id="fqkuy"><strike id="fqkuy"><form id="fqkuy"></form></strike></var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delect id="fqkuy"><em id="fqkuy"><address id="fqkuy"></address></em></delect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sub id="fqkuy"><strong id="fqkuy"></strong></sub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<acronym id="fqkuy"><ruby id="fqkuy"><dfn id="fqkuy"></dfn></ruby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sub id="fqkuy"></sub>